Friday, December 10, 2010

INTERVIEW BY NANYANG NEWSPAPER / 南洋专访 TEMUBUAL OLEH NANYANG SIANG PAO :FINANCIAL PLANNING FOR SANDWICH GENERATION 夹心族理财 PERANCANGAN KEWANGAN UNTUK GENERASI SANDWICH


抚养两代经济负担重 夹心族宜提早理财
2010/12/10 2:51:52 PM
南洋商报 特约:林仪倩

当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小孩的数量又不断的减少的当儿,大家都明白社会正面临老化趋势,同时也形成更多的夹心一族。“夹心族”须设法维持自己及伴侣的生活负担,背著抚养孩子长大及奉养父母的传统包袱,同时又不敢期望能养儿防老……这一切的想法是否都出现在你心里头?如果您也是夹心族的一份子,那您是否已做好准备迎接它?

“夹心族”又该如何为自己盘算,如何做好自己和枕边人、父母及孩子三代的财务与保险规划?

何谓“夹心族(Sandwich Generation)”?在互动百科里的解释,夹心族是指夹在赡养老人及抚养孩子之间的中青一代,年龄介于30岁至55岁,往往同时负担起三代的生活。

夹心族除了是家庭经济支柱,更是社会的中坚分子,但生活上种种的压力,却往往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确保家庭生活无忧才是当务之急,什么退休计划、子女深造教育基金、全家保险保障等,简直是不敢想象。

迟婚生子展延退休

同时,他们也肩负著上有两老、下有妻小的一代人,他们的使命感和幸福感全都来自“三代同堂”。

永佳财务规划有限公司的专业财务规划师陈建业硕士指出,大马夹心族的冒出主因有几点。主要是因为国人迟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据调查显示,目前国人的平均结婚年龄都已延迟至30岁或以上。试想想,如果您30岁结婚,到55岁退休年龄时,可能只有最大的孩子已毕业,其他的小孩仍在念书,结果你被迫将退休年龄展延至60岁或以上。

第二,国人的平均年龄延长五年。大马男性之前平均活至75岁,而女性则是80岁,所以退休后的费用必须增加,否则必须降低生活素质要求。

第三,国人普遍节育,不论是城市或乡下的父母都只会生一或两名孩子。结果,每名孩子可能需要养育一至两孩子、父母及岳父母。

第四,许多孩子都与年老的父母分开住,结果还必须花多一笔费用去聘请女佣照顾。

子女教育成最大开支

根据陈建业的解释,奉养父母的开销并未真正造成夹心族太大的压力,反而是子女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开支,他们较愿意投资在子女的未来。尤其目前许多夹心族都属双薪家庭,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所以他们愿意以物质上的享受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家庭多属于经济能力较强的一群,他们有一种补偿心理,可能是补偿自己没有时间陪伴小孩,也可能是补偿自己年少时得不到的东西,所以希望孩子能替他完成愿望。”

而且目前社会的竞争现象,也让父母更为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这也是让许多父母不敢多生孩子的主因之一。

担忧孩子多过父母

这群夹心族反而不会对父母的医药费、保险或生活费过分紧张,主要是因为他们已自顾不瑕。他们却会担心日后的生活水准提高及通货膨胀,那孩子以后是否能独立生活?是否要先替他们买一间屋子?他们是否能找到工作等问题。

而针对一些8字辈及7字辈的夹心族,他们更是会先把自己的财务先拨出一部份在购置屋子及车子上。屋子可算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反而车子则是一种负资产的产品,只会让他们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

陈建业说,由于社会生活水准提高了,所以造成目前年轻人都只会注重名牌的现象,而不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能力负担得起,结果造成财务出现问题。

退休金不足风险大

许多夹心族对退休观念模糊,也不知道应准备多少退休金才足够,加上他们在经济上不宽裕,所以大多夹心族都没有为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事先没做好预算,这将让夹心族退休后的生活曝露在极大的风险之中。

退休金须加入通胀率

陈建业说,应该先让自己有一个清楚的目标:打算几岁退休?接著,便得计算退休后,你能活上多少年?

那退休后,你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才足够呢?陈建业硕士建议,可用现在每月收入的70或80%来计算。比如你每个月的收入是5000令吉,那80%是 4000令吉。而你想55岁退休,会活至85岁,就是退休后仍有30年得生活,所以你所需的退休金是120,000令吉。加上每年约4%的通货膨胀率,所以你需准备的退休金是124,800令吉。

当有了目标后,就必须想办法该怎麽样去准备这一笔退休金。而回归基本面,就是开源节流,想办法做好储蓄。陈建业认为,保险并不是最佳的储蓄工具,所以在购买保险或基金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及具有分析能力,知道自己的目标买对产品才是上佳之策。

经济支柱保额偏低

有报告指出,许多夹心族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大部分夹心族的风险意识却呈严重不足现象。虽然他们都有购买保险,但保额都偏低,万一整个家庭使去了这个经济支柱后,这笔保费并不足够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

陈建业说,如要减低生活风险,除了替家人购置保险外,一定要先保自己的健康,别最后非旦照顾不了家人,还成为别人的负担。

有了保险后,就一定要做好遗嘱。如果没有办好遗嘱,人不在以后会延伸很多法律上的问题,造成家人的不变。而且现在做一份遗嘱,也只需花费300多令吉,但却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接著,你一定要有三至六个月的储备金,所以每一个月一定得强迫自己存下薪金的10%,这样就不怕没有工作时,家里的经济顿时失算。

2案例分析

《南洋商报》找来了两个典型夹心族个案,并请理财师作出专业解答,让您从这些个案及他们面对的压力中,得到启示及範例,更了解自己该如何做好规划,活出自己。

夹心族个案一:月入万五没钱储蓄

梁德威是一名全职传销员,今年32岁。太太今年30岁,是一名白领阶级。他上有已到退休年龄的父亲及母亲,下有一名3岁的小孩。由于从事传销行业,每月收入不稳定,夫妻俩平均月薪的总额约有1万5000令吉。

梁德威拥有一栋公寓,夫妻俩各有一辆车子,所以每月需花薪金的20%来偿还贷款。而儿子的教育费也占了4%,还有自己、妻子及儿子的保险费用每月就占了 10%。而给予父母的零用钱占了7%,生活费加上杂费,如油钱、过路费、娱乐费、置衣费等等,占了最大的比数,约有30%。他最大的困扰是对于收入的分配感到压力重重。

“隐形”费用易超支

他表示,因事业刚起步,所以没多余的钱储蓄,也没为退休的做好准备。他把大部分的收入都拿来发展事业。当事业越做越大时,用费就越大。如果没有妥善理财,很容易超支,因为很多“隐形”费用往往都不容易留意,比方说油钱、过路费、吃饭应酬费用等等!

这使想要多添一名宝宝,还有购置一间售价约35万令吉店铺的梁德威心存顾虑,不知该如何做好准备,才不会每个月入不敷出。

理财师:屋子寿险须购足

陈建业指出,梁先生一家目前的开销并不是很大,每月的收入可结余达30%,所以属于中等风险群。其实,梁先生有足够的余钱做储蓄及添置店屋,只不过因为余钱多用来发展事业,所以无形中对新计划觉得备感压力。

他建议梁先生在作新计划前,应先检讨的保费是否足够,尤其是屋子的递减型房贷定期寿险(Mortgage Reducing Term Assurance,简称MRTA)一定要购足,这才能安心去施行其他的计划。

他认为梁先生应该自行计算多添一名宝宝及多购置一间店面所需的每月费用,如果每月薪金并不足够,便得开源节流或是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

陈建业指出,梁先生属于中等风险群,所以做投资时应该把60%的资金放在中等风险的基金上,30%放入高等风险区,最后的10%则放在零风险的定存里。

夹心族个案二:提早规划孩子教育费

Abby是一名高级艺术总监,今年36岁。她有一名一岁大的女儿,父母也都健在。她与丈夫都是打工一族,俩人每个月的薪金约有1万1000令吉。

Abby每月都把薪金做了这样的分配:生活费27%、汽车及房子贷款18%、保险12%、父母亲的零用钱10%,最后剩下的已经不多。

她最注重的问题是孩子未来的教育费,所以她希望专家能给予她意见,应以怎样的方式去筹备孩子的教育基金最好。

Abby并没有忽略自己的退休保障,她表示只以最保险的方式,如公积金及银行储蓄来为自己做未来的打算。

理财师:教育投资须考虑通胀率

根据记录,我国教育费涨价率差不多每年5%,所以,陈建业建议,选择的教育基金回酬率一定要高过5%,否则需要更高的投资或储蓄来达致教育目标。

他举例子,假设你要在孩子18岁时以年利3%的回酬,以达到100,000令吉的储蓄目标,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结果显示,趁孩子越小时便开始为他的教育费筹款的方法。你可以选择一次过投资或是每月循环渐进投资法。当然你在选择适合的教育基金时,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目标,再计算所需的回酬率,才能不偏不倚的达到目的。当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小孩的数量又不断的减少的当儿,大家都明白社会正面临老化趋势,同时也形成更多的夹心一族。“夹心族”须设法维持自己及伴侣的生活负担,背著抚养孩子长大及奉养父母的传统包袱,同时又不敢期望能养儿防老……这一切的想法是否都出现在你心里头?如果您也是夹心族的一份子,那您是否已做好准备迎接它?

“夹心族”又该如何为自己盘算,如何做好自己和枕边人、父母及孩子三代的财务与保险规划?

何谓“夹心族(Sandwich Generation)”?在互动百科里的解释,夹心族是指夹在赡养老人及抚养孩子之间的中青一代,年龄介于30岁至55岁,往往同时负担起三代的生活。

夹心族除了是家庭经济支柱,更是社会的中坚分子,但生活上种种的压力,却往往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确保家庭生活无忧才是当务之急,什么退休计划、子女深造教育基金、全家保险保障等,简直是不敢想象。

迟婚生子展延退休

同时,他们也肩负著上有两老、下有妻小的一代人,他们的使命感和幸福感全都来自“三代同堂”。

永佳财务规划有限公司的专业财务规划师陈建业硕士指出,大马夹心族的冒出主因有几点。主要是因为国人迟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据调查显示,目前国人的平均结婚年龄都已延迟至30岁或以上。试想想,如果您30岁结婚,到55岁退休年龄时,可能只有最大的孩子已毕业,其他的小孩仍在念书,结果你被迫将退休年龄展延至60岁或以上。

第二,国人的平均年龄延长五年。大马男性之前平均活至75岁,而女性则是80岁,所以退休后的费用必须增加,否则必须降低生活素质要求。

第三,国人普遍节育,不论是城市或乡下的父母都只会生一或两名孩子。结果,每名孩子可能需要养育一至两孩子、父母及岳父母。

第四,许多孩子都与年老的父母分开住,结果还必须花多一笔费用去聘请女佣照顾。

子女教育成最大开支

根据陈建业的解释,奉养父母的开销并未真正造成夹心族太大的压力,反而是子女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开支,他们较愿意投资在子女的未来。尤其目前许多夹心族都属双薪家庭,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所以他们愿意以物质上的享受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家庭多属于经济能力较强的一群,他们有一种补偿心理,可能是补偿自己没有时间陪伴小孩,也可能是补偿自己年少时得不到的东西,所以希望孩子能替他完成愿望。”

而且目前社会的竞争现象,也让父母更为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这也是让许多父母不敢多生孩子的主因之一。

担忧孩子多过父母

这群夹心族反而不会对父母的医药费、保险或生活费过分紧张,主要是因为他们已自顾不瑕。他们却会担心日后的生活水准提高及通货膨胀,那孩子以后是否能独立生活?是否要先替他们买一间屋子?他们是否能找到工作等问题。

而针对一些8字辈及7字辈的夹心族,他们更是会先把自己的财务先拨出一部份在购置屋子及车子上。屋子可算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反而车子则是一种负资产的产品,只会让他们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

陈建业说,由于社会生活水准提高了,所以造成目前年轻人都只会注重名牌的现象,而不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能力负担得起,结果造成财务出现问题。

退休金不足风险大

许多夹心族对退休观念模糊,也不知道应准备多少退休金才足够,加上他们在经济上不宽裕,所以大多夹心族都没有为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事先没做好预算,这将让夹心族退休后的生活曝露在极大的风险之中。

退休金须加入通胀率

陈建业说,应该先让自己有一个清楚的目标:打算几岁退休?接著,便得计算退休后,你能活上多少年?

那退休后,你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才足够呢?陈建业硕士建议,可用现在每月收入的70或80%来计算。比如你每个月的收入是5000令吉,那80%是 4000令吉。而你想55岁退休,会活至85岁,就是退休后仍有30年得生活,所以你所需的退休金是120,000令吉。加上每年约4%的通货膨胀率,所以你需准备的退休金是124,800令吉。

当有了目标后,就必须想办法该怎麽样去准备这一笔退休金。而回归基本面,就是开源节流,想办法做好储蓄。陈建业认为,保险并不是最佳的储蓄工具,所以在购买保险或基金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及具有分析能力,知道自己的目标买对产品才是上佳之策。

经济支柱保额偏低

有报告指出,许多夹心族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大部分夹心族的风险意识却呈严重不足现象。虽然他们都有购买保险,但保额都偏低,万一整个家庭使去了这个经济支柱后,这笔保费并不足够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

陈建业说,如要减低生活风险,除了替家人购置保险外,一定要先保自己的健康,别最后非旦照顾不了家人,还成为别人的负担。

有了保险后,就一定要做好遗嘱。如果没有办好遗嘱,人不在以后会延伸很多法律上的问题,造成家人的不变。而且现在做一份遗嘱,也只需花费300多令吉,但却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接著,你一定要有三至六个月的储备金,所以每一个月一定得强迫自己存下薪金的10%,这样就不怕没有工作时,家里的经济顿时失算。

2案例分析

《南洋商报》找来了两个典型夹心族个案,并请理财师作出专业解答,让您从这些个案及他们面对的压力中,得到启示及範例,更了解自己该如何做好规划,活出自己。

夹心族个案一:月入万五没钱储蓄

梁德威是一名全职传销员,今年32岁。太太今年30岁,是一名白领阶级。他上有已到退休年龄的父亲及母亲,下有一名3岁的小孩。由于从事传销行业,每月收入不稳定,夫妻俩平均月薪的总额约有1万5000令吉。

梁德威拥有一栋公寓,夫妻俩各有一辆车子,所以每月需花薪金的20%来偿还贷款。而儿子的教育费也占了4%,还有自己、妻子及儿子的保险费用每月就占了 10%。而给予父母的零用钱占了7%,生活费加上杂费,如油钱、过路费、娱乐费、置衣费等等,占了最大的比数,约有30%。他最大的困扰是对于收入的分配感到压力重重。

“隐形”费用易超支

他表示,因事业刚起步,所以没多余的钱储蓄,也没为退休的做好准备。他把大部分的收入都拿来发展事业。当事业越做越大时,用费就越大。如果没有妥善理财,很容易超支,因为很多“隐形”费用往往都不容易留意,比方说油钱、过路费、吃饭应酬费用等等!

这使想要多添一名宝宝,还有购置一间售价约35万令吉店铺的梁德威心存顾虑,不知该如何做好准备,才不会每个月入不敷出。

理财师:屋子寿险须购足

陈建业指出,梁先生一家目前的开销并不是很大,每月的收入可结余达30%,所以属于中等风险群。其实,梁先生有足够的余钱做储蓄及添置店屋,只不过因为余钱多用来发展事业,所以无形中对新计划觉得备感压力。

他建议梁先生在作新计划前,应先检讨的保费是否足够,尤其是屋子的递减型房贷定期寿险(Mortgage Reducing Term Assurance,简称MRTA)一定要购足,这才能安心去施行其他的计划。

他认为梁先生应该自行计算多添一名宝宝及多购置一间店面所需的每月费用,如果每月薪金并不足够,便得开源节流或是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

陈建业指出,梁先生属于中等风险群,所以做投资时应该把60%的资金放在中等风险的基金上,30%放入高等风险区,最后的10%则放在零风险的定存里。

夹心族个案二:提早规划孩子教育费

Abby是一名高级艺术总监,今年36岁。她有一名一岁大的女儿,父母也都健在。她与丈夫都是打工一族,俩人每个月的薪金约有1万1000令吉。

Abby每月都把薪金做了这样的分配:生活费27%、汽车及房子贷款18%、保险12%、父母亲的零用钱10%,最后剩下的已经不多。

她最注重的问题是孩子未来的教育费,所以她希望专家能给予她意见,应以怎样的方式去筹备孩子的教育基金最好。

Abby并没有忽略自己的退休保障,她表示只以最保险的方式,如公积金及银行储蓄来为自己做未来的打算。

理财师:教育投资须考虑通胀率

根据记录,我国教育费涨价率差不多每年5%,所以,陈建业建议,选择的教育基金回酬率一定要高过5%,否则需要更高的投资或储蓄来达致教育目标。

他举例子,假设你要在孩子18岁时以年利3%的回酬,以达到100,000令吉的储蓄目标,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结果显示,趁孩子越小时便开始为他的教育费筹款的方法。你可以选择一次过投资或是每月循环渐进投资法。当然你在选择适合的教育基金时,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目标,再计算所需的回酬率,才能不偏不倚的达到目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