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3, 2014

SIN CHEW PROPERTY INTERVIEW : 消費稅對商業產業的影響


焦點策劃
文/鄭碧娥
前言:
產業好景期維持幾年後,交易步伐在今年開始放緩,不過,最近產業促銷活動增加,發展商推出已規劃好的產業計劃,同時,鼓勵購屋者、投資者,掌握消費稅在明年落實之前,趁早進場選購適合的房產。
*       *       *
馬來西亞房地產商會會長拿督斯里任廣財表示,房產市場仍充滿挑戰,不過,發展商不會停下腳步,一旦獲房產規劃許可證後就須安排推出,相關的許可文件有效期是2年,掌握時機與時間,可以降低營運成本。
他說,對發展商來說,去年也是產業發展的好年頭, 假如房地產市場在接下來降溫,發展商會投入更多資源,包括通過廣告宣傳、改變行銷與促銷策略,以期提高銷售量,比較激進式的行銷策略,在市場淡靜時也相當有效。
雖然今年成長放緩,不過,看好市場潛能者也大有人在,在市場上仍有不少買家,只是落實交易者稍微減少。
交易的敲定或落實減少的另一個原因,主要是貸款不容易獲批准,不易獲批的背後因素包括:銀行審批要求嚴謹、部分轉手產業價格偏高、購屋者難獲得銀行的估價批文,因而無法領取90%85%貸款,無法籌足自備款的情況下,惟有選擇放棄。
*       *       *
今天,在首都吉隆坡或巴生河流域,不少新建產業或是轉手房產單位,動輒叫價50萬、60萬令吉,假如每月固定收入沒有56千令吉,不可能有辦法實現購屋夢想,因為申請貸款可能不容易過關。
根據大馬最新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在大馬1200萬的就業總人口中,高達80%(約960萬人)的人均收入在3千令吉或以下水平,在這之中,40%的人月入介於1400令吉至2千令吉之間。
假如扣除頂端高收入的人口比重,大部分大馬人的收入,可以說都屬於中等收入範圍,就是每月收入介於2300令吉至7千令吉的所謂中產階級,佔國家主要勞動人口的40%
許多加入職場幾年的年輕人,也希望能實現購屋夢想,可是,由於大都會房產價格偏高,多數的年輕人會選擇與姐妹或兄弟,抑或是伴侶聯名購買,兩個人共同承擔房屋貸款分期,減輕面對房貸分期付款的壓力。
*       *       *
另一方面,實力產業經紀公司總裁陳建業受詢時表示,2015年開始實施6%消費稅,對商業產業會有影響,住宅產業並沒有被徵收消費稅;不過,由於建築材料將被徵收消費稅,產業醞釀起價的可能性比較大。
他說,多數措施在實施的第一年,所產生的影響效應比較顯著,若產業價格再加6%,可是,市場競爭大,發展商也可以選擇不加上6%的增幅,至多是少賺一些,畢竟本地的產業價格,以人均收入來說,已經介於偏高水平。
如果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產業價格即使上漲,還是有不少買家,因為賺錢的人也比較多,可是,如果今天人均收入不增,多數的商品價格卻上漲,萬一經濟衰退,供不起房屋貸款者將大幅增加,相信這也是銀行在審批貸款申請者,採取比較嚴謹准則的關係。
提到產業經紀行的業務,陳建業說,在產業好景或不景時,經紀的生意受影響程度並不明顯,仍有不少人進場買屋,當然,賣屋者也不少,有些可能是套現供生意週轉,也有一些是賣屋、換屋,掌握市場選擇多的時候做出買賣房產規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