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家‧擔心入不敷出
2014-04-20 19:22
黃先生今年28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場執行員,基薪4千令吉左右,開始在這家公司上班工作至今已經一年。公司提供他一部汽車使用,汽油、汽車維修、過路費等皆由公司提供和承擔,凈薪收入在3千550令吉之間。
他說,之前那份工作是市場營業員,薪金加上傭金平均在3千令吉之間,目前定期存款和銀行儲蓄大約有5萬令吉。
他補充,一旦開始償還房貸供期,每月收入勉強還能應付,可是盈餘就不多,若有額外支出,可能就不夠了。
註:前年購買的房屋靠近之前的工作地點,現在這份工作坐落在與新屋不同的城市,因此,雖然拿了新屋鎖匙,也不可能自住,照樣需要在外租房。
以下是他每月開銷的數據:RM
房租:300
伙食:600
電話、上網費:100
保險費:200
學費貸款分期:250
其他:250
房貸供期:1,500(2014年5月開始供)
房租:300
伙食:600
電話、上網費:100
保險費:200
學費貸款分期:250
其他:250
房貸供期:1,500(2014年5月開始供)
請問:
1.如何進行財務規劃,避免入不敷出的問題發生?
2.打算明年結婚,雖然可以省下其中一人的房租開銷,不過,組織家庭之後開銷將相應增加,擔心沒有把握應付,現在應該如何開始籌備?未婚妻的月入凈值大約2千令吉。
答:黃先生目前這份工作的收入與福利算是相當不錯,只是一旦開始分期支付房屋貸款,手上現金就縮緊許多,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實際情況。
由於房屋所在地點不是坐落在靠近工作的城市,因此,黃先生除了償還房屋貸款供期,尚需在外租房,這有點類似兩頭不到岸的局面。
話雖然這樣說,還是可以從中找出折衷方案。首先可以將新屋出租,儘管租金不足以概括分期付款, 至少不至於全數來自本身收入去供還;另一個辦法則是將新屋脫售,然後在新工作的城市購買一間新的房屋或公寓,這樣可以節省在外租房的開銷,以及避免房東收 回房屋,需另外找屋租的麻煩。
3年內售產業
將被徵收30%盈利稅
將被徵收30%盈利稅
不過,假如黃先生選擇在購買房屋的3年內脫售,同時,計算出有賺取盈利,將被徵收30%的產業盈利稅,當然,黃先生可以動用他享有一生人一次免產業盈利稅的優惠。
黃先生在信中提及擔心結婚後,可能無法應付開銷增加的負擔,針對這點,如果在另一個城市購買一間價格比目前較低的單位,以屋換屋,然後節省一些投資成本,進而儲存一些資金,也是可行的辦法。
說得比較遠一些,當兩人結婚組織家庭,其實也可省下一些日常開銷,例如房屋租金、日用品、水、電費等支出,因此,不需對開銷的增加過於擔心。
黃先生來信沒有提及之前購買的新屋價格,目前已取得多大漲幅等資料,假設價格漲幅介於30%之間,算是相當不錯。舉個例子,前年購買時在30萬令吉左右,如今已上漲至38萬至40萬令吉之間。
若是以39萬令吉賣出,扣除購買時支付的律師費、印花稅、房貸保險費,領了新屋鎖匙花用的裝修費,還有購屋時支付的15%首付款利息收入,這幾個較大的項目加起來大約4萬令吉。
這樣算來表示凈賺5萬令吉,乘以30%的產業盈利稅率,需要繳交1萬5千令吉的稅款。(舉例僅供參考)
增加儲蓄
在現階段,黃先生與未婚妻,如果情況允許,儘量增加儲蓄,當儲蓄增加了,日後想要進行任何規劃,例如孩子的教育規劃、兩人的退休規劃,都比較有條件落實。
由於黃先生來信沒有提及未婚妻的財務資料,好比她的開銷數據,我們假設她每月將三分之一的收入儲蓄起來;另外,再加黃先生凈收入的十分之一,兩人儲蓄加起來大約有1千令吉,也可以是很不錯的成果。
本期主答:永佳財務規劃公司首席理財規劃師陳建業碩士(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問診‧文:鄭碧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